欧美国产高清欧美,久久精品久久久,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,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

18285629851
當前位置:銅仁生活網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區縣

沿河七三村:以“好生態”答好“振興卷”

2023/6/21 11:45:41

來源:銅仁網

評論:0

瀏覽量:4099

2016年6月9日,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在全省率先設立縣級“生態日”,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。該縣緊緊抓住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機遇,積極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協同推進、和諧共生的發展新路。

早在2001年,沿河就制定了《烏江沿岸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,從立法層面規范烏江保護、環境污染治理、生態建設等工作。對全縣重大地質災害防治進行了專項規劃,將烏江流域地質災害治理列入重點項目。同時,將烏江流域納入生態修復和退耕還林還草重點區域,積極開展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。對已開墾改造的25度以上荒地和低產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,提高烏江流域森林覆蓋率和生態屏障保護能力。

沿河生態優勢明顯,讓美麗“風景”帶來可觀“錢景”是群眾的共同期盼。

走進該縣曉景鄉七三村,山水田園一幅畫。村委會壩子前,荷塘里蛙聲陣陣,不遠處,幾只新燕銜著春泥掠過波光粼粼的水面,春風拂來,水波興起,倒映在水里的重巒疊嶂仿佛動了起來,又輕輕地向遠處蕩漾開去。

七三村周邊有七座山峰,三大塊良田好土,故名七三村。

“泥巴路變成了硬化路,以前‘晴天土、雨天泥’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。”村黨支部書記陳洪偉說,如今這環境,安逸!

盛夏的七三村:清風徐來,滿池荷葉撞蓮子,迎風搖曳。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,歡快的魚兒在不停地嬉戲玩耍。慕名而來的攝影愛好者和游人站滿了一條條蜿蜒的田埂。

游客只要到來,一定想住下來。畫家的筆觸,攝影家的鏡頭,美食的香氣,游客的“打卡”,產業的蓬勃發展完美地疊加,構成了一曲曲田園交響樂。

2021年8月,七三村被省委、省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·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。

駐村干部王聰介紹,當前,七三村正圍繞山上、山腰、山腳立體空間布局“三帶”產業發展模式。

做足山上“牛+”文章。在山頂建設高效規模養牛場,以牛場項目資金為資產股權,帶動養殖大戶和集體經濟,采取資金、土地、技術管理等入股模式,養殖安格斯能繁母牛100頭,配套種植飼草300畝,種植金銀花200畝。

做強山腰“蜂+”文章。養殖蜜蜂300桶及其配套蜜源,在山林與土地之間帶狀空閑地帶計劃種植桃樹為主的經果林,在產業路兩旁種植刺槐和老鷹茶。

做好山腳“稻+”文章。建成高標準農田100畝,發展稻田養魚,實施“油菜+高粱”輪種100畝。實現人均增收1000元,村集體增收30萬元。同時,七三村入資100萬元到曉景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用以開設曉景振興超市,截至目前,超市營業額達96.82萬元。

與此同時,七三村不斷夯實基礎設施,實施室內外及房前屋后硬化,建設農民文化綜合廣場、設施完備的村衛生室、功能齊全的村級文化活動室。

“我們將利用現有生態資源優勢,結合村里的荷花池、碉樓、土家舞獅、花燈等特色,把握發展趨勢,落實規劃要求,把七三村打造成看得見山水,留得住鄉愁的特色田園鄉村,實現農旅一體化發展。”七三村駐村第一書記馮秋波說。

據介紹,近年來,曉景鄉依托良好生態,以特色小鎮建設為載體,涵蓋鄉村旅游、小鎮風情、鄉村農場、原味鄉村與農家樂、鄉愁體驗區等多個功能區域,著力打造生態養生的“山水田園·美麗曉景”。

人不負青山,青山定不負人。(梁瀚澤)

評論 
還沒有人評論此條信息!
發布評論:
評論內容:
驗證碼:
點擊更換圖片
看不清?換一張
18285629851
  • Q Q: 774239802
  • 微信: 18285629851
微信公眾號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銅仁生活網”版權所有  |  ICP證:黔ICP備19012430號 貴公網安備 52060202000255號  |  技術支持:銅仁生活網(v2023.2)  |  
網頁內的所有信息均為用戶自由發布,交易時請注意識別信息的虛假,交易風險自負!網站內容如有侵犯您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,舉報信息、刪除信息聯系客服